实证精华录——清静
明心见性 复归本性 即可成圣
本性清净,不用再另修一个清净,而是回
归本性清净。明白本心清净,就再也没有不净。
回归本性的定,不是另外再修一个定,只需回归自性本定即可。自性本自清净,但用此清净心,直了成佛。
众生应学会运用本性清净心,一旦会用清净心,再无不净心,再无烦恼心。
复归本性,不用修净,不用修定。本净本
定,但用此心即可成圣。
明心见性,复归本性即可成圣。众生要悟
复归本性的深刻含义,但用此净,但用此定,即是圣。这就是明心见性的目的。
不是另修出一个清净,而是回归到本来的
清净,这才是究竟。本来就是清净的,要回到本来的清净,会用本来的清净心,就已经回到本来的清净上。这个清净无法形容,无可染污,极净,这就是净土。
图片
不用再修个净,不用再找个净,本来就净。
要恢复本来净,回到本来净,就是究竟。
坐禅的目的是复归本性清净,复归本性大定,而不是另修一个清净,另修一个定。这样的见地才是正见,这样的修炼才容易清净入定,才能更快速实证究竟。
不求净,不求定,只需复归本性。自然清
净,自然定,这才是究竟。
求净是妄,求定亦是妄,反而不净不定。
坐禅时只需复归本性,自然而然就清净就入定。
明心见性,复归本性清净,复归本性大定,才能究竟。
一念清净心生,万千妄念即停。众生应如
是生清净心,降伏魔军。是生起本性清净心,不是再寻一个清净心,寻清净心已成妄心,已非清净。心清净,则见实相。
行、住、坐、卧,心无妄想,心无执着,你才是走上修行的正路。不一定非在坐垫上无妄想,无执着。不在坐垫上的无妄想,无执着,才是真功德。无心无无心即是道前一个“无心”是妄见,后一个“无无心”是去妄见,此时才是真无心,真无心时即是道。
图片
大道随缘无住、无染、无我、无心、无为,随缘而又无所不为。人的心要能做到这种境界,就是大道了,就成就无上菩提了。
心无挂碍,随缘自在,应无所住,成佛作
祖。
道:心无挂碍,道:随缘自在,道:应无
所住。学习道的特性,你就能成圣。
大道无为,没有妄见、分别、执着,你能
做到,就已成佛。
真正让你痛苦的是执着,不是事情本身。放下执着,你就能感受到离苦得乐的美好。
把能执和所执统统放下,就回到家了,就
能见到真我本来了。
当你放下执着时,你就搬开了成佛路上的
巨石,你就翻越了挡在你面前的须弥山,你就跨越了无始劫以来的苦海,你就成为了那亿万人敬仰的佛陀。
什么是执着?你所在意的人、事、物都是
执着,难以割舍放下的任何事都是执着,会让你产生痛苦或快乐的都是执着。在心上观察到、觉察到、觉知到、觉照到、观照到、搜索到、一一找到,一一放掉你今生得道。
图片
你就是散盘打坐,心上没有执着也能成佛。
不执着就是不起见、思二惑。
什么是见惑: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
见见之时,见非是见,见犹离见,见不能
及。一切见解都是惑,要断除一切能见和所见之惑。
什么是思惑:贪,嗔,痴,慢,疑五惑。一切思想见解就是思惑,要断除一切思想
见解,因为一切思想见解都是意根在作用。
有所觉就有能觉,有能有所就有我。有我
就有我执,这就是我执所在之处。若破我执,能所俱灭,就能破除我执。没执着即见佛。
能所俱泯,寂灭现前,见到本性真颜。
能见所见形成根尘,根尘脱落见性身。
无能见无所见之见才是真见,见性现前。
无能闻无所闻之闻才是真闻,闻性现前。
无能觉无所觉之觉才是真觉,觉性现前。
无能知无所知之知才是真知,知性现前。
无能见无所见,心即不动,是名真见,自离无所离,离无能离,是名正离、真离。
离能离所,是名正离、真离。
图片
能所二相皆离,是名离一切相。
道非禅定,禅定非道,众生要知道。
要证道,靠心去悟道。修禅定能帮助心认
识道,帮助心证道。
禅定本身不是道,众生要知道。虽然禅定
不是道。但是,仍然需要一步一步走过四禅八定,加灭尽定的九次第定全部过程,这是成道必走之路。自古没有人能绕过四禅八定而证道的,这是实证过程,是必走之路。但是众生不要执着禅定就是道,那是误导。
不走四禅八定所证的道,都是理论证道,都是玩闹,未证真道。若证真道,离不开四禅八定指导。
色界四禅定,初禅:离生喜乐定、二禅:
定生喜乐定、三禅:离喜妙乐定、四禅:舍念清净定。
无色界四空定:空无边处定、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定,合称为四禅八定。
定是定,道是道。悟大道要靠禅定,如实
相告。禅定是心定非身定,众生要悟明。心定了才能见道,心不定永远不见道。打坐入定也只是帮助心悟道、证道,而不是道。不要被入定误导,众生要知晓。
不走四禅八定之过程,都不能究竟成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